王朔曾经说过:“现在的人就像猪,只要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,就只知道埋头赚钱,谁死都和自己无关,一旦伤害到自己,马上就惨叫,然后一个大白馒头扔过去,立马又蔫了,别人喊的时候,他依然埋头吃喝。”
王朔的这番表述,乍听刺耳,仔细一琢磨,人家没瞎说:近些年,精致的利己主义确实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。很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
作家余华也有同感:“中国人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:都不怎么去关心别人了,每个人都自顾不暇,只知道闷头挣钱”。
(资料图片)
北大教授钱理群:“真正的大麻烦是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,只要自己快乐就好,不快乐就不好。个人利益成了唯一追求的东西,其他的东西我都不管。什么事有利我就做,什么事不利我就躲避!”
利己主义者为什么越来越多了?
电影《让子弹飞》里有一段台词很经典。
张麻子问花姐:“黄四郎是不是打过你”?
花姐说:“是,打过!”
张麻子又问:“我打过你吗?”
花姐说:“没有!”
张麻子觉得奇怪:“那你不拿枪指着他,却拿枪指着我”?
花姐说:“因为你是好人!”
好人却被人拿枪指着,这话听上去很荒唐,但却是残酷的现实:好人做完好事被枪指着、被反咬一口的事情,并不鲜见。
这是利己者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吧!
有个人在县城里有一套空置的小房子,老家刚好有个亲戚来城里打工。
出于好心,他就把这套房子租给了这位亲戚,体恤亲戚难处,工资也不高,就把他的房租免了。
这套房子被亲戚一家人住了很多年,从来没提搬出去。
等到房子的主人生活突逢变故,想要卖掉房子,去跟他商量:“这个房子要被卖掉了,请你准备搬走哈”。
亲戚居然翻脸不认人:“你是不是想赶我们走,这个房子我们住了这么久,都有感情了!”
房主不得已,只好垫付一月租金,帮他们找了一套房子,要求他们尽快搬出去。
更过分的是,亲戚一家耍起无赖,要求房主以10万元的超低亲情价,把房子卖给他们。
房主欲哭无泪,肠子都悔青了,虽然是在县城里,但是这套房子的市价也到23万元以上了,怎么也没想到亲戚居然狮子大开口,在他最难的时候趁火打劫。
双方谈崩之后,亲戚一家破口大骂:“你们这是要把人赶尽杀绝啊!为了钱,连亲戚也不认,为了钱,连心都黑了。你这样要遭报应的,你这样要家破人亡的!”
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其实,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利己主义者,只不过有目光短浅和远大之分。
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者,对眼前的利益会斤斤计较,为了一点小利和身边的人发生冲突;
目光稍远的人,在利己的同时,不伤害别人,不会损人利己;
目光远大的利己主义者,会把自己个人利益的获得放在更长久的未来。
他们除了想要获得某种利益回报,还会考虑到自己的名声、地位、个人发展等长远回报。甚至还会在利己的同时兼顾利他,能做到这一点,已经难能可贵了。
社会学中有个词,叫“剧场效应”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私自利之人会带来的后果。
在一个剧场里,大家都在看电影,人人都有座位,这样都能享受着看电影的乐趣。
忽然,前排的一个观众,为了看得更尽兴,就肆无忌惮地站了起来看电影。
周围的人劝他坐下,他置若罔闻,连剧场管理员来阻止,他也视而不见。
于是,后排的人,为了能看到电影而不被前排的他挡到,只好也被迫站起来。
最后,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电影,变成了站着看电影,既不舒服,又不方便。
所有人都更累了,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,得到了比原来更差的观影效果。
一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,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这种行为,导致了群体悲剧的上演。
“自私”这个毒瘤,就是这样在人群中肆意蔓延开来的,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,就像毒瘤一样具有感染功能。
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聪明人,缺少的是懂得与他人共情、心中有敬畏、既利己又利他的人。
自私是一种天性,利己的欲念人人都有,但如果这种自私会伤害别人,就应该懂得克制。
屠格涅夫曾说:每个人的幸福都建筑在另一个人的不幸上,甚至一个人的利益和方便都好像一尊塑像要求一个底座一样,要求有别人的不利和不便。
他把世界上利己的人分为三种:“一种是自己要活着,也让别人活下去;一种是自己要活着,却不让别人活;还有一种是自己不想活,也不让别人活!”
愿我们能选择做第一种人!
大家共勉!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全球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