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原文:“桓公伏甲设馔,广延朝士,因此欲诛谢安、王坦之。
2、王甚遽,问谢安曰:‘当作何计?’谢神意不变,谓文度曰:‘晋怍存亡,在此一行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、’相与俱前。
4、王之恐状,转见于色。
5、谢之宽容,愈表于貌。
6、望阶趋席,方作洛生咏,讽‘浩浩洪流。
7、’恒惮其旷远,乃趋解兵。
8、”王谢旧齐名,于此始判优劣。
9、 译文:“桓温埋伏下军队设酒宴,大请朝廷中的官员,想趁此机会杀了谢安、王坦之。
10、王坦之很害怕,问谢安说“这如何是好?”谢安面不改色,对王说“东晋王室的存亡,全看我俩此行了。
11、”就和王坦之一起前去(赴宴)。
12、王的恐惧神色,都在他外表表现出来。
13、而谢安的从容,也更加在他外表表现出来。
14、(谢安)走上台阶 找座位坐下,作了一首《洛生咏》,是咏浩浩洪流的。
15、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镇住了,连忙传令撤走兵士。
16、”王坦之和谢安以前是齐名的,这件事之后,谁好谁坏就可以评判的出来了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全球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